【美术观察】新冠肺炎疫情下艺术品的行业危机与艺术责任
来源:《美术观察》
作者:向勇
时间:2020-05-14
内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艺术市场的停摆和国际疫情防控预期的不乐观,给我国艺术品行业的复苏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疫情冲击对艺术品价值链的创作、画廊、拍卖、展览、收藏和艺术衍生品等领域正在发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艺术机构从业者应调适心态,加强内部“减压”与外部“输血”的应对措施,积极采用新兴技术,培育艺术消费新业态。艺术家要自觉回应重大事件的历史关切,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价值和精神内涵的精品力作,在疫情危机下展现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时代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新冠疫情,艺术品行业,危机应对,价值担当
一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2020年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灾难和全球蔓延的“大流行”事件,给国际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也是让无数文创企业感到生存绝望的“恐惧杀手”。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对疫情防控采取严防死守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开始转向灵活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和企业帮扶,确保全年社会经济发展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推测,此次疫情发展及防控周期大致分为五个时间段:从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1月22日,武汉地方政府的“弱防控阶段”;2020年1月23日至2月29日,全国处于下沉社区(村庄)人员网格化管控和企业管制型复工复产的“强防控阶段”;3月1日至4月30日,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全国将采取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相结合的“巧防控阶段”;5月1日至6月30日,全民生活生产正常化,全国将处于科学诊治、制度防控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软防控阶段”;7月1日以后,全国将处于不排除与冠状病毒较长时间共存、制度性防控和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常态防控阶段”。因为文化背景、政治传统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不同国家采取的不同的疫情防控措施会出现不同的防控效果,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拉长此次全球疫情警报解除的时间表,进一步增加我国疫情防控的难度和综合风险的不确定性。
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传染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防控难度更大”,我国各级政府防控措施更严,境内扩散与境外输入的双重压力让人们的恐慌心理更重,彻底打乱了企业正常经营的时间窗口和利润窗口,将本来就存在的文化市场经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突然拉得更高,让所有文化经营者都措手不及。笔者初步估算,此次疫情给我国文化产业造成的直接损失大约在12000亿元至19000亿元之间,损失最大的是文化旅游业、电影业、休闲娱乐业、演艺业、节庆会展业等文化行业,其中包括画廊、民营美术馆、艺术展览、艺术拍卖、艺术教育、艺术园区等在内的艺术品行业。中国艺术品行业本就饱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中美贸易纠纷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遭受此次打击无疑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艺术可以烛照黑暗,温暖人心,给人感官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艺术可以反思人性,启迪哲思;艺术可以反讽社会,鞭挞不公。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到三月中旬,我国几乎所有的美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都处于闭馆阶段,各大艺术展览和艺术博览会纷纷延期或取消。在灾难面前,人们第一反应是身体健康的保护压力和正常生计的维系焦虑。生存需要固然是人的基本需要和本能需要,但在生活物资基本保障的情况下,长期的居家隔离和心理焦虑使得人们开始关注文化消费。为了逃避压抑的现实环境和沉重的心理情绪,人们一般选择轻松、幽默、娱乐性较强的文化娱乐消费品,也会通过互联网平台、纸质出版物和视频材料关注一些艺术性强、主题深刻、内涵深邃、能引发生命和死亡思考的艺术作品。
除了事业单位型的国营美术馆、少数老牌艺术拍卖公司和个别大型艺术展览集团,艺术品行业的从业机构一般为雇员数在1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企业自有维持资金较为困乏,一般仅有二三个月的周转资金。疫情“强防控阶段”的休克停业给艺术品行业造成2月的销售业绩几乎颗粒无收,疫情“巧防控阶段”,艺术品行业的复工复产也不会在各级政府最优先考虑的范围,艺术品行业的经营风险期会比农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更长,也比金融业、商贸业等其他服务业被社会忽视的可能性更大。从艺术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疫情冲击对艺术一级市场的影响比艺术二级市场更大,对于当代艺术市场的影响比古典艺术市场的影响更大。
从艺术品行业的价值链来看,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影响不大,除去心理恐慌对艺术家创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由于个体性和个人化的艺术生产方式,社会外界干扰的减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艺术家的创作数量和艺术品质;各大画廊无法开展艺术品品鉴、展览和线下促销等推广活动,会影响作品的销售;随着各大展览的延期或取消,艺术展览机构基本处于完全停业的状态,民营美术馆比公立美术馆面临更大的运维风险;对全年艺术市场影响较大的春拍也纷纷推迟甚至有可能与秋拍合并,给艺术拍卖公司上半年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艺术教育机构线下培训全部关停,部分机构转到线上,对本来就以线上业务为主的艺术教育机构影响不大,甚至还有一定业务的增长;在疫情严防控期间,艺术展览和艺术博览会基本全部停止,对这些艺术机构影响巨大;艺术金融和投资机构受总体经济环境的压力在短期内也将有较大影响;以实物产品为主的艺术衍生品公司也几乎全面停产,影响较大,而艺术版权类公司受到的影响不大;艺术出版、艺术传媒等艺术机构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会遭受根本性打击;个人化的艺术批评不会停止,只是发出的声音会被疫情舆论暂时性淹没;以艺术收藏为目的艺术博物馆、个人和机构藏家受到的影响不会很大,他们会重新调整艺术收藏的节奏、途径和方式。
天灾人祸及于大地,人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艺术行业和艺术家也不例外。中国艺术品行业将在今年6月以后缓慢恢复,整个行业要接受半年以上市场低迷的发展状态,国际艺术品行业的复苏仍取决于国际疫情防控的整体效果。当然,我们可以说,恰当的安逸与适度的焦虑是孕育创新的温床,包括艺术品行业在内的文化企业家要及时调整恐慌的心理情绪。
在此次疫情的“强防控阶段”和“巧防控阶段”中,对艺术机构内部而言,要对自身机构拥有的现有资金和可以利用的资金渠道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估和安排,尽全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维持企业基本的生存状态;调整好线上办公的节奏,安抚员工情绪,鼓励员工士气,营造企业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温暖氛围,激发艺术家创作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重大社会题材作品,展现艺术对时代的关注和生命的反思。对外部而言,艺术机构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针对辖区内所属文化企业所采取的缓缴用地用水用气费用、减免租金、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给予财政补贴、提供纾困资金支持等一般性的公共救助,推动各类艺术品行业协会上下游的业务整合和横向协同,成立行业、园区或联盟内的救助基金,争取文化艺术行业自身合作的集体救助;鼓励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政府采购或社会赞助,为艺术家面对时代的现实创作提供环境,并积极推动艺术机构面向疫情防控机构组织的艺术品捐赠的免税制度。此外,艺术机构要切实重视5G技术、智能技术给自身业务开展带来的机遇,高度关注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和线上线下产品与服务的业务协同,不断加强产品与服务的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新的内功修炼,将研发和策划工作做深做细,推出线上展览、虚拟展厅、线上拍卖,融合与其他艺术形式,打造沉浸式艺术品鉴和交易平台。
面对这场由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国际危机,如何通过艺术的媒介去反思这场世界危机和精神苦闷,如何引导人们去吸取疫情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是艺术家要认真面对、深刻思考和用心回答的问题。这不是艺术的诗性浪漫,而是生命的智慧回响。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在1562年或1563年创作的《死亡的胜利》,描绘了14世纪瘟疫横行下人的悲惨死亡与整个欧洲的末日绝望。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详细记录的雅典鼠疫,被17世纪比利时画家米希尔·史维特斯(Michiel Sweerts)以超凡绝伦的绘画技艺生动复原。这些直面瘟疫和死亡的艺术作品,过滤时间对历史真相的遮蔽,以形象感知画面引起后人警醒历史、警示灾难,进而重建当下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意义。
在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战斗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其中也不乏几件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总体而言,这些作品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英雄式的“颂歌”题材,表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沉着指挥、一线医护人员的英勇逆行;另一类是娱乐式的“调侃”题材,反映疫情危机下百姓的俗世生活与自娱心态,而有精神内涵、价值深度和文化灵魂的精品之作少之又少。当然,我们宁愿相信那些反映此次疫情危机的精品力作正在艺术家的画室里呼之欲出,假以时日,它们将会高高地矗立在我们面前。我们拭目以待。
艺术史是人类史的一部分。艺术是时代精神、自然环境和历史事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正如丹纳所言,“苦难使群众伤心,也使艺术家伤心。艺术家既是集体的一分子,不能不分担集体的命运。”〔1〕艺术是历史的典藏和时代的见证,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宣泄。流行于14世纪中叶的欧洲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也瓦解了绵延中世纪千年教会的僵化专制,也迫使人们展开对瘟疫危机的深度反思,催生了许多经典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正是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开启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新时代。〔2〕
人们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及其感受内容所塑造的“可感肌理”,让审美体验成为构建人们日常生活意义体验的主要模式。〔3〕随着民众审美素养的提升和艺术消费观念的进步,艺术品行业已经进化为包括艺术鉴赏、艺术交易、艺术投资、艺术收藏在内一个复杂生态体系的社会行为网络,涉及数量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相信大家一定会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危机一定会过去,时间会重塑一切。当前,艺术战“疫”,不只是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重任,也是广大艺术品行业从业者的责任。艺术机构不是新冠疫情的牺牲品和旁观者,而是全民疫情防控积极参与的战斗者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者。
〔1〕[法] 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41页。
〔2〕[意] 桑德拉·巴拉利著,伍姝瑾译《图解欧洲艺术史:14世纪 哥特、骑士精神、瘟疫、细密画的时代》,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版。
〔3〕王德胜《当下生活的“审美干预”——从重建美学与生活的关系出发》,潘立勇主编《审美与文化创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页。
向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