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教师

首页 师资队伍 全职教师 戏剧与影视学系 陈旭光

陈旭光

基本信息

姓名 : 陈旭光

学系部门 : 戏剧与影视学系

职称 : 教授

办公电话 : 010-62751521

办公地址 : 红三楼214

电子邮箱 : chenxg@pku.edu.cn

个人简介

陈旭光(1965-)浙江东阳人,童年长于东阳千祥,中小学完成于浙江省龙泉市。1982-1987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1991任教于浙江丽水学院中文系;1991-1997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艺术学院任教至今。2004年起任职教授。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艺术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会长。

2007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民进北京大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电影艺术、产业与文化,艺术学理论与批评等的研究和批评。在影视艺术前沿、艺术理论体系的拓展与建构、影视艺术创作与生产,文化研究与产业批评方面下力较深,从大众文化、媒介文化、青年文化、创意产业等角度或视野,电影生产、电影美学的前沿问题,对新力量导演、“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影游融合”暨当下影视艺术、文化、产业进行学术研究和学理探讨。

致力于电影艺术与产业前沿,立足理论基础,追求“接地气”即服务于现实,服务于电影产业国家发展战略,尤其对学科前沿问题如艺术的媒介问题,新媒介及新媒介背景下艺术变化,对数字技术、网络媒介发展发展给艺术带来强劲冲击。对这种影响的从创作、作品、到接受、传播等各个环节,以及思维方式等的研究。主张艺术标准的多元开放系统的想法,提出“电影工业美学”思想及对“新力量导演”(网生代)的研究,提出导演的三种生存(即网络化、技术化、产业化),呼吁“体制内的作者”、“制片人中心制”。

关注中国影视艺术生产和影视文化研究,为影视艺术生产、消费提供重要的批评方法和阐释理论,展现了批评家的“在场性”和影视文化前沿性。艺术批评史的研究与写作,则展示批评史论写作宽阔的历史视野、融通的历史意识和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整体观。艺术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则把自己影视艺术批评的前沿成果,融入一般艺术学理论,以深化当代中国艺术理论基本范畴的内涵,重构艺术学科的体系和批评标准。


讲授课程

《影视鉴赏》

《电影概论》

《影视理论与批评》《影视批评学专题》

《影视文化学专题》

《影视剧创意策划与编剧实践》

《新世纪影视创作与类型研究》

《类型电影原理与类型影视剧创作》

《美学艺术学名著精读》


人才培养

除了符合学校、学院相关要求外,希望研究生具有正直的人格精神,较为广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关注中外影视、新媒介的艺术、美学、文化、产业等前沿问题,学术视野开阔,学术触角敏锐,务实求是的学术精神,学术研究中有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质疑勇气,善于发现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


获奖情况

曾经担任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选片委员、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视文艺星光奖评委、中国广播影视(电影)大奖华表奖评委、北京影视春燕奖评委、中国电影发展论坛暨2012电影推动力表彰推选委员、舟山国际微电影评委,等,曾获北京市“十佳电影工作者”、“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曾被学生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1 2002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一等奖

2 200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艺术的意蕴》

3 2019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艺术的本体与维度》 (人文社会科学)

4 2015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 小剧场话剧《早安,妈妈》

5 2011 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第二届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理论类二等奖

6 2016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度优秀作品奖 (《论中国电影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

7 1998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

8 2002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艺术的意蕴》

9 2019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艺术的本体与维度》

10 2015北京市委宣传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11 2020北京市2020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

12 2015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等第十八届北京影视“春燕奖”即第五届“北京十佳电影工作者”荣誉称号

13 2017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暨“人文科学试验班”探索

14 2002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

15 2008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提名奖 《艺术的意蕴》

17 2017北京大学第十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华语电影大片:创作、营销与文化》

18 2009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19 2011 北京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系列赛事“优秀指导老师”

20 2017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教师奖优秀奖

21 2016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影视鉴赏》

22 2016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影视文化学专题研究》课

23 2017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暨“人文科学试验班”探索

24 1998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六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史》

25  2005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第二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论著奖)一等奖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

26 2006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四届“学会奖”著作类二等奖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

27 2012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第八届优秀学术成果奖(著作奖)一等奖 《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

28 2004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中华语电影现代化/民族化问题之省思》

29 2010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中外影视教育研讨会中国影视教育学术奖(论文类)一等奖 《综合性大学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八大矛盾关系》

30 2018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2018-2019年度学术成果推优活动暨第十二届“学会奖”调研报告一等奖 《中国电影蓝皮书(2018)》《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8)》

31 2008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七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 《文化创意产业与活动经济链条——关于影院产业经营策略思考》

32 2014中国电影家协会2014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著作类《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

33 2015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二十一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 《大众、大众文化与电影的“大众文化化”——试论“讲话”精神的当下性与电影生态的大众文化视角审视》

34 2017 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二十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近年中国电影的类型化路向与相关问题思考:本土化、杂糅性与体制内的”作者性“》

35 2018 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二十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高峰论坛优秀学术论文奖 《中国导演“新力量”与“电影工业美学”原则的崛起》

36 2018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6-2017年

37 2020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8-2019年

38 2014《创作与评论》杂志2014年度优秀评论奖 《论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整体观”与“现代性”进程》


教育背景

1982-09~1987-07 浙江师范大学 学士

1991-09~1994-07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硕士

1994-09~1997-07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博士


工作经历

1987-07~1991-08 浙江丽水学院 助教

1997-09~至今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1-06~至今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

2014-07~2019-01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