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艺术学院与台湾政治大学联合举行“两岸学生微电影创作”交流研讨会

时间:2014-09-15 阅读次数:

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和网络视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而微电影已成为新锐导演电影创作的重要形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专业一直要求学生要独立完成自编自导的毕业作品,十余年来,涌现了不少较为优秀的微电影作品,有一些微电影作品在海内外不少重要的微电影节和电影赛事中屡屡获奖,颇受好评。为了提升学生的电影创作水平,同时,加强两岸学生之间的电影艺术交流,1126日下午200,艺术学院联合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在理科5号楼438室举行了两岸学生微电影创作交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台湾政治大学教务长詹志禹,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王亚维,北大港澳台办公室谢佩宏、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陈旭光、陈宇、胡玉敏等老师,以及两校的导演代表暨学生三十多人。

此次研讨会共播放了五部微电影,分别是台湾政治大学的校友林亮君拍摄的《无可娶代》、杨婕的《幸运星》、黄维萱摄影的《无声时刻》,艺术学院硕士生周圣葳的《变形记》、本科生石坤的《少数分子》。这些电影反映社会问题、家庭伦理和个人情感等主题。其中电影《无可娶代》提出在当今全球一体化时代,国家和地区、族群与个人、语言和方言、移民与被移民之间的关系,对年轻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变形记》提出没有人能逃脱这个社会,只有敢于担当,才会过有意义的人生。播出结束后,每位导演阐述了自己影片的主题思想并分享了拍片感悟。

在自由讨论阶段,同学们对电影反映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观众是透过画面和镜头反观世界和人生,例如《幸运星》主题表达的是,男主角一只在寻找自己的幸运星,也就是一见钟情的人,在对的时刻遇见对的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幸运星不仅仅是找到对的人,我们身边的人,我们团队的人、我们的长辈、朋友,都是我们人生的幸运星。而《少数分子》的电影,通过镜头的定格动画,来展现男主角的心理路程,电影画面形式感很强,正如有的同学说,画面只能展现一个人的外在的形象,通过镜头的变化反映男主角内心的思想历程,及对生活积极地态度。作为导演要具备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用真、善、美的主题影响观众的情感。

最后,詹志禹教务长、陈旭光、王亚维、陈宇等老师分别对五部电影进行了评论。此次播出的微电影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构思巧妙,创意新颖,特别是作为学生阶段的电影作品,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电影语言来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大家认为,微电影是当下青年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表达自己的重要艺术形式。此次学习与交流活动加深了两岸同行之间的友谊,非常有意义。希望今后在电影制作和理论研究中扩大交流,提升交流层次,共同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