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活动月】王一川主讲才斋讲堂:北大人眼中的艺术人生和文化中国

时间:2014-09-12 阅读次数:
【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活动月】王一川主讲才斋讲堂:北大人眼中的艺术人生和文化中国

作为中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的开拓者,北大人在人生艺术化、艺术理论、美学和文化中国等领域做了哪些开创性的工作?11月15日,作为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活动月系列活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做客才斋讲堂,讲述“北大人眼中的艺术人生和文化中国”。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主持并参与讲座。

 

 

 

 


王一川教授以散文诗朗诵《永远的校园》做引开始演讲:“这校园是永远的,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飘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并期许一种奉献,至诚地期望冥冥之中不休的中国魂永远绵延。”他认为,谢冕先生所赞颂的北大精神、北大魂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北大人对艺术人生的憧憬,对文化中国的不懈追求。

 


溯源北大艺术教育的传统,不得不提起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他一举开创了北大及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和美育,其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聘用了开拓性人才,如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第二,开拓、推动艺术学科的建设,并亲自在北大哲学系开设美学课,讲授了十多次课。蔡校长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以美育代宗教,希望为当时丧魂落魄的国人找到一个皈依和家园。后来,他又先后聘请了邓以蜇和朱光潜,推动北大的美学教育进入全新的阶段。第三,构建艺术教育体系,倡导成立了许多艺术教育机构,如画法研究会、音乐传习所等。王一川教授认为,正是得益于蔡元培校长的努力,当时的北京大学成了一所洋溢着艺术气氛的大学,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引领着全国风潮,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优秀学者来到北大。

 


接着,王一川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北大校徽的意涵和诞生始末。校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二字各有其内涵:“大”字像一个“人”,“北”字像两个“人”,它们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又颇似一个人背负着两个人,肩负着人的使命,这象征着北大人的沉重使命和坚硬脊梁。鲁迅先生对北大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北大建校27周年时,曾写过一篇《我观北大》:“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虽然很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换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即使在今天,这些话仍然发人深省。

 


之后,王一川教授带领同学们分别领略了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费孝通和季羡林先生的美学世界。

 


冯友兰先生提出了“人生四境界学说”。他认为人生要先后经历或同时拥有四重境界。第一,自然境界,当一个人做事只是顺着本能或习俗,无自觉意识或自觉意识不足的时候,那就是自然境界,这是人生最低级的境界。第二,功利境界,这一境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占有,处在这一境界的人们是唯利的,追求自己的利,这种境界比自然境界高一些。第三,道德境界,这一境界的特征是行义,行义重“予”而不重“取”,为义而不为利。冯先生作为新儒家的代表,认为“义”就是人间的正路,所以要“铁肩担道义”,要通过“义”来回归仁爱的境界。第四,天地境界,这是人生的自高境界,冯友兰先生在这一点上吸收了中国古代的关于天的观点,又整合了西方关于世界宇宙的理念,强调一个人既要能尽人伦、人智,更要能够尽天伦、天智,这样才是攀登上了天地境界的高人,是处于理想的人格。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和艺术也提出了精辟的简介。他认为“哲学讲理而使人知,艺术不讲理而使人觉。”艺术能以可觉者表示不可觉者,使人于此可觉者之时亦仿佛见其不可觉者。”

 


而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则在《谈美》中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概念,即对人生有一种美感态度,同实际人生保持一种心理距离,宇宙人情化,人生情趣化,同时人生还需要严肃主义。朱光潜先生写作此书时,中国正值内忧外患,他信中国社会如此之糟,不只是制度的问题,大半是由于人心太坏。朱先生认为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

 


与著作等身的朱光潜先生相比,以“散步美学”著称的宗白华先生似乎更加独特、精深。他不求逻辑、体系,而是追求思想的穿透力。他“以跨文化视角探寻中国文化精神及其象征物”,用个体生命体验,认为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宗白华先生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

 


作为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费孝通先生,在晚年也致力于文化自觉的思考和美学境界的追求,在八十高龄时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费孝通先生认为,我们应该有新的文化自觉,用实证主义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历史。

 


季羡林先生则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王一川先生回忆起自己三十年前进入北大时, 正是北大美学的高潮,朱光潜、宗白华先生还在继续他们的美学教编,他的导师胡先生也正年富力强,叶朗教授,还有当年的北大校友李泽厚先生,以及现在的美学家刘小枫先生等都正活跃在北大。这股涌动在未名湖畔的美学潮流,是对北大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如今,全球化的高风险的社会,需要高素养的人才,高素养的人才则包含丰富的要素,其中必有艺术与美学素养。王一川教授希望,北大人应该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认真体味先辈们留下的美学和艺术的遗产,通过这些进一步丰富我们对人生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提炼自己的人生艺术化的态度。(新闻网记者 吴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