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迎向中国电影新时代”学术论坛在艺术学院举行

时间:2017-12-20 阅读次数:

未到年底,中国电影票房已经冲破500亿元大关,骄人成绩令人欣喜。但在票房增长的繁华表象背后也不无隐忧。今年下半年来,质量提升产业升级工业品质机制保障等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热议的焦点。

值此中国电影迎向新时代的重要关口,如何提升作为生命线的电影质量?如何强化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如何规范电影的全产业链机制?如何建构一种兼顾电影的技术/艺术、工业/美学、技/道特质的“工业美学”原则?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电影的新时代?这些都是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界、学界、业界实践与思考的共同主题。

在此背景下,1215日下午,第十五期北京大学人文论坛在北京大学红三楼均斋博物馆举办了“迎向中国电影新时代——产业升级和工业美学建构”高层论坛。电影学界、产业界、创作界嘉宾济济一堂,献计献策,共同探讨中国电影的新时代与新发展。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北京大学影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贾磊磊,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所所长刘汉文,真鉴影业董事长杨真鉴,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儒意欣欣影业执行董事柯利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聂伟,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新闻学院副院长范志忠,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麒麟影业董事长庞洪,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藩、肖怀德,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司若,华海时代影业董事长王海斌,以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副院长陈旭光、影视系主任李道新、艺术理论系主任李洋等教授出席。

论坛由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与张卫副会长主持,王一川院长、饶曙光会长致辞。

在主旨发言中,饶曙光提出中国电影进入新时代,产业升级及其整体性的升级换代与建构工业美学规范和体系是大势所趋。为了抗衡好莱坞,特别是能够与好莱坞正面抗衡,中国电影必须战略性布局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推进工业体系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有序发展中国电影的重工业

 

 

 

叶宁认为2020年中国票房将会成为第一大市场,而中国电影的发展也是被中国电影观众所推动的。叶宁建议加强电影产业人才培养,产学结合。中国电影的强大靠中国电影人,靠中国故事和外来技术。贾磊磊指出我们当下面临电影命题两重含义,第一是创作,第二是生产,艺术创作和生产不可背离我们电影工业化的,产业化的生存语境。王一川认为社会新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呼唤电影新时代的到来。社会新时代与电影新时代有重叠部分,并提出电影新时代到来有几点征兆:中小成本电影取得不错效果,网络众筹成为电影生产重要筹资方式,轻喜剧片占据主流,新主旋律片发展日趋成熟。

刘汉文认为要做好建立电影题材库系统工作,重视剧本创作,形成吸引外地和国际剧组来国内拍摄、交流学习互动机制,促进形成影视基地发展机制、促进各个电影节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我们电影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杨真鉴提出中国电影最主要的矛盾在于面对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的观影群体,如何培养中国技艺合一的制片人,是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

左衡认为当今中国电影存在想象力限制的问题,在未来美学的呈现应该可以衡量、比较、甚至可以量化的,未来可以大数据化,计算机可以写诗,未来美学是否将会由人工智能的标准来完成。而一旦美学标准具备了工业应用的可能性,想象力将会越来越有价值。刘藩提出成熟电影工业应该具有成熟的电影观众,这是实现电影工业美学的必然要求。司若在论坛现场给与会嘉宾和同学分享了关于当下电影观众年龄构成、男女比例、受教育程度、观影频次的大数据分析。

陈旭光提出今年中国电影产业的主题是质量提升和产业提升,但更重要的是对提升的机制保障的总结与探讨。他认为第一要在文本层面讲好中国故事。第二是技术标准要提高,但是技术提高并不代表一切,并不一定意味着“重工业”。第三即最重要的是制作管理机制上的“工业化”和“工业美学”建构。工业美学不是抹杀导演的个性,而是要求服膺于“制片人中心制”,做好“体制内的作者”,导演必须适应产业化生存、网络化生存、技术化生存三种生存。

张卫认为中国电影的手工业阶段是导演带领一个团队进行电影创作,突出导演中心制。而从《画皮》开始,导演成为执行图纸的一分子,导演中心制受到冲击,这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方向。徐远翔提出大学的影视教育和真正产业脱节严重,成功的概率比较低,学生们暂时被资本化遗忘,但是应该在资本化浪潮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避免过多人才的浪费,资源的浪费。聂伟提出后期制作和发行的标志性的企业,是支撑整个影视生产链的基地,优化影视产业,加大对于产业载体的建设,并呼吁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的后期制作的企业。

范志忠认为电影升级和电影工业美学建构的命题,体现了电影的新发展和新使命,这也需要电影的文学性问题在产业升级和工业美学建构的宏大背景下进行重构和在发现,文学性是电影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庞洪从大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对建构电影产业提出了自己的宏观构想,并制片人的角度提出电影创作者要有四个心,一个是不忘初心,第二个创新的新,互联网的时代芯片的芯,要有互联网的思维,还有诚信,做任何事情我们要有信念,最后还要诚信。赵卫防认为中国电影工业升级同时也需要美学升级。文学性的发现和重构可以在叙事层面提升中国重工业影片的价值。柯利明在发言中希望学界、业界教育界共同打造一批中国电影新发展所急需的具有高级文化涵养的电影工作者,以推动中国工业力量的崛起。索亚斌则从“鲜肉美学”的角度,从“偶像演员”去魅之后如何适应电影工业规范的角度回应了电影工业美学。李洋着重从独立电影创作的角度与“工业美学”进行对话,认为独立电影有自己的品格与运作方式,在电影生态中不可或缺,也是青年导演的重要起点。

与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给观众们带来了关于工业美学、产业升级、电影美学建构和电影产业发展的思考。饶曙光在总结中对中国电影理论界提出希望。中国电影理论批评要有所作为,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为中国电影可持续繁荣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时的理论支持和理论智慧,提供中国电影话语体系、话语评价体系,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影未来发展并非已经有现成答案,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和方面,须臾不可停止和缺乏理论思考。

 

 

 

该次高层论坛,专家学者、业界从业者、管理者济济一堂,思想碰撞、分享观点、交流经验,共同探讨中国电影质量提升、产业升级的重大命题。无疑,在人口“红利”和影院银幕等刚性增长之余,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仍有待于全面优化和“升级”。而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或工业兼有艺术的品性,文化的力量,它期待理性的规则,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呼唤美学品格的坚守。我们所期待的“电影工业美学”,应该既在电影生产的领域遵循规范的工业流程化和社会体制要求,又力图兼顾电影创作艺术品质、文化精神的保障,进而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发展。这是迎向新时代的中国电影人践行、追求的高远目标和共同使命。



 

撰稿 张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