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举办“抗战题材影视创作与民众文化心理反思”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4-09-15 阅读次数: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举办“抗战题材影视创作与民众文化心理反思”学术研讨会

34日,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在北京大学联合主办“抗战三部曲之《兰亭》暨抗战题材影视创作与民众对日心理文化反思”学术研讨会。该活动系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举办的“北大首映”系列品牌活动之一。影片《兰亭》由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监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刀尖上的爱情故事”,也是中国“第五代”导演肖风“抗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据悉该片将于近日全国公映。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牛大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本研究中心秘书长梁云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北大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陈旭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秘书长、《中国电影报道》制片人张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祝晓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大慧,南开大学日本研究员副主任张玉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人民中国》杂志主编王众一,《环球时报》评论部主任何申权,《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杨晓华等来自影视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展开热烈研讨。《兰亭》导演肖风,编剧程晓玲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研讨会由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主任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章柏青会长共同主持。

抗战是中华民族的一段痛史,也是一段全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直至最后胜利的辉煌史。它更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题材源泉,也成为一个再现民族记忆、打造国家文化形象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影视创作方面,抗战题材创作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一方面,一部分研究中日关系的学者(以日本学者为主)认为:中国抗日题材影视创作培养着中国观众的仇日情绪;另一方面,一些国产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也因其对情感和人性的不恰当表现而遭到了批评非议。而在某些影视剧中出现的消费历史、娱乐化抗战的“神剧”现象,则更遭致了广泛严肃的批评。因此,如何处理抗日题材,从何种角度来表达作者的态度,如何去逼近历史,如何正确表达或引导民众对日文化心理,如何更好地构建正能量的国家文化形象,这些都是在创作抗日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与会专家在观看了影片《兰亭》后,围绕该片的创作及抗战题材影视创作与民众对日心理文化反思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专家们对电影《兰亭》的艺术品质和价值观表示肯定。

章柏青指出此次讨论会不仅仅是在讨论电影《兰亭》,而是在电影研讨的基础上得到了一种拓展。抗战影片凡是提到人性化,可能会受到两种制约,一是主流形态的制约,二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制约。影片《兰亭》对于民族精神的坚守和表达角度的创新,可谓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探索。李道新认为,过度神化英雄人物的抗战神剧,或是抗战题材作品“反人性化”的表达,都不能够被观众所接受。《兰亭》讲述的是抗战时期的中日青年的爱情故事,兼有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尺度也把握得恰到好处。

历史系和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则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对影片追求历史事实,努力还原历史真相,并着力探讨和反思中日文化及中日关系的社会责任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黄大慧、张玉来、梁云翔等一致认为,电影《兰亭》既有对于抗战时期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又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影片没有惯用的战争大场面,而是反映了抗战年代普通人的生活,将战争和爱情这两个主题放在了中日关系之间,将秀美的景色和战争的残酷性做一对比,创作手法富有深度。牛大勇认为,讨论对日心理反思一般有两个层次,一是反思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另一层则是要跳出情景,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来反思当时人民的心理状态。对于抗战,我们以往更多关注的是这段历史的英雄史诗,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关注较少。战争时期的普通民众生活和心理状态,亟待史学界和影视作品的进一步挖掘。专家们对创作者追求还原历史真相的严肃态度及其社会责任感给予了高度评价,黄大慧认为,《兰亭》即使在日本播放,也应该会被观众接受。

文化评论和影视研究方面的专家从文化心理和创作观念等角度对《兰亭》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讨论。张卫认为,影片所表现的文明的冲突的主题,以及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是“抗战三部曲”一直关注的。何申权、杨晓华、李星文、祝晓风等一致认为,《兰亭》突破了传统的叙事定式,而是用虔诚的心态去还原历史,令人敬佩。同时,影片又充满了感人的细节,尤其是一些出生入死的情节表现出的人性的悸动和隐匿的情感触动人心。赵卫防认为,主人公对于民族大义的选择来源于一种本能的情怀,这种情怀最终辐射出了一种正能量,具有道德高度。张颐武认为,《兰亭》是富有诗意,而诗意氛围配男主角的黑社会身份又跳脱常规,很有想象力。影片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高度,把传统伦理观和现代民主意识聚焦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不仅仅只表达仇恨,更是在讨论如何超越痛苦。王一川也对影片的创新之处给予了肯定,认为影片延续了导演“抗战三部曲”一贯的小人物抗战视角,又有所创新,在任务关系上加入了中日关系的元素,并深入剖析了中日两国人的心理转变,不仅是中国人,也有日本人的情感转变。王众一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影视作品随着中日关系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兰亭》对于战争的表达角度更多样化,视角也很独特。其中孩子夭折所表现的的中日关系的象征意义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将乡土气息和爱国情怀结合在一起,使影片具有了广度和深度。陈旭光认为《兰亭》表现的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是通过诗情画意的,富有地方风俗特色的画面和故事来讲述被动卷入战争的小人物的纠结的情绪,是一部独特的抗战题材电影,是以人性的视角写出的另类的“心灵战争史诗”。

本次研讨会以影片《兰亭》为切入点,众多来自国际关系、历史学、日本学、影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抗战题材影视创作进行了多角度、夸学科的审视,其探讨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