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话剧《早安,妈妈》圆满完成四十场全国巡演

时间:2015-12-17 阅读次数:

2015年128日、9日,《早安,妈妈》连续演出三场,在北大百年大讲堂多功能厅完成了第四十场巡演,圆满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委的要求,为《早安妈妈》的全国巡演画上了一个暂时的休止符。老校长周其凤院士、中宣部文艺局王强副局长、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宣传管理司王丹彦司长、北大教务部刘建波副部长、中文系张颐武教授以及兄弟院校嘉宾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蒲剑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军教授、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教授、青年戏剧导演邵泽辉等观看了演出并与主创人员进行了演后交流,周星教授还了带30多位北师大同学集体观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也组织工作人员集体观演。

话剧《早安,妈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制作。编剧、导演、表演、制作等主创均以北大学生为主。该话剧将视角对准社会最小的单元”家庭”,把“母子”这最基本的伦理关系搬上舞台,创造出一位“极端的”儿子和一位“极端的”母亲用“极端的”事件对“亲情”二字进行的严苛拷问。也许置身其中的母与子平素不能自我审视,但在舞台上层层递进的戏剧冲突和惊心动魄的互相拷问中却照见并直面了自己的隐秘心灵深处,更强烈地激发了观众对生活的自省,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严峻思考。

百年大讲堂多功能厅,是《早安,妈妈》的首演之地,4月14日,升级版的北大原创话剧《早安,妈妈》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重装首演,接受国家艺术基金委的验收并正式拉开全国巡演的帷幕。



414日开始历时八个月,《早安,妈妈》“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安徽、浙江、江苏、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演出学校包括上海戏剧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大学,也包括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还包括天津宝鼎一中、江苏泗阳中学、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知名中学,共计近30余所大中专院校。在全国巡演中,《早安,妈妈》赢得了尊重和喜爱,收获了热烈的共鸣和感动,积累了极大的人气。北京的观众中除了北大本校的学生外,还有很多北京其他高校慕名而来的学生,还有不少市民观众。在与观众的演后谈中得知,由于“早安”的戏剧矛盾以母子二人为主,不仅吸引了家长带着孩子观看,前来北大接受戏剧教育、感受戏剧魅力,又由于剧作中对母亲所代表的生于六十年代、长于八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个人命运的书写,引起了拥有共同记忆的一代人、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共鸣。

从《早安,妈妈》起航的第一场到早安回归的第四十场,导演祖纪妍、编剧拓璐、演员阴珉、郝蕊,包括剧组的灯光、音乐等工作人员,在每一场的演出中都在经历不断的历练与成长。和首演相比,第四十场的演出母子二人配合更为默契,两位专业演员从半年前的陌生人变成半年后的好搭档,在台上与台下的演出、生活中,培养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母子气场、氛围与情感;导演祖纪妍根据全国各地演出场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进行舞台合成,尽量让舞台呈现最佳效果;编剧拓璐在这八个月的演出时间里,加深了对母子二人矛盾关系的理解,不断完善台词;而一直跟组的灯光与音效在与整个团队的磨合中,共同面对外地演出条件的困难,配合导演完成演出效果。

因此,128日、9日回归百讲的演出是一次团队合作默契、各方面配合严丝合缝的演出,八个月将《早安妈妈》剧组的每一位成员都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十多人合成了一个人。

2014年4月,《早安,妈妈》在非非戏剧节第一次以独幕形式亮相,5月获得2014年度“北大剧星”总决赛冠军,7月参加南锣鼓巷国际戏剧节,9月入选北京青年国际戏剧节,11月,获得首届国家艺术基金委的支持,并且是该基金2014年度唯一一个学生原创的校园话剧项目。


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委的支持后,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早安,妈妈》的总监制陈旭光教授带领学生与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编剧林蔚然、郝哲等共商剧本,从北京的盛夏走入深冬,《早安,妈妈》在编剧与文学策划团队数十次的会议打磨中完成了剧本的定稿,终于向观众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回首2015年,在四十多场的演出中,《早安,妈妈》作为北京大学学生原创话剧代表北大在南方戏剧重镇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演出并举行演后专家、学者座谈,一场基于话剧的文化交流和“南北对话”碰撞出南北两地对于话剧这一当代艺术的思想火花;在早安以中国高等学府为主要演出地的选择过程中,正如早安剧组所代表的北大人文精神和传统一样,它秉承学院文化的严肃性,在艺术创作中以经典戏剧作为对话对象,丰富当代大学生文化艺术生活;它坚持艺术的教育性和公平性,以公益的形式为文化事业较为落后的地区演出,甚至成为当地学生艺术启蒙生涯的“第一场话剧”。

在“国际禁毒日”中,《早安,妈妈》走进长春市吉林省图书馆,以其剧本中涉及的“问题少年”的艺术形象将禁毒思想传播开来,体现了文艺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南方大雪道具车被困三天的情况下,剧组就地取材采用无实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敬意与掌声,半年多的时间中,剧组中的北大学生既要完成学业又要保证剧目按时在外地演出,为此付出了成倍的努力,剧组从未因一人遭受水土不服、生病伤痛而耽误任何一场演出。

在《早安,妈妈》回归北大演出后的现场交流中,老校长周其凤院士对话剧的精彩演出赞赏有加,对同学们的努力表达了敬意。刘建波副部长从学生专业学习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剧组学生主创表达了赞赏和热情鼓励。张颐武教授谈到在之前看过剧本的前提下再观看演出,仍觉戏剧冲突强烈、有震撼力,盛赞北大学生团队为北大戏剧赢得光荣;北师大教授周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蒲剑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刘军教授、青年话剧导演邵泽辉等都对话剧表示了赞赏,同时也对《早安妈妈》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如邵泽辉导演希望看到在母子形象之外,两个父亲对儿子与母亲关系的影响。
     始于北大,成于北大,行走于祖国的山山水水,《早安,妈妈》将继续在北大精神的感召下,履行自己的使命,奉献自己的青春激情,继续行走在校园戏剧文化建设的途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