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研讨史诗性大片《赛德克 巴莱》

时间:2014-09-12 阅读次数:

表现台湾原住民反抗日军侵占的台湾史诗性大片《赛德克·巴莱》是导演魏德圣12年心血之作。该片于5月10日起在内地上映。

5月17日,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联合《电影艺术》杂志社举办了“北大首映·《赛德克·巴莱》学术研讨暨导演专家对话会”。与会专家有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电影艺术》主编吴冠平、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绍阳、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宇、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王旭东、吴言动等。导演魏德圣参与对话。

研讨会由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陈旭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这次活动是他们主动要求举办的,“我们愿意帮制片方和魏德圣导演让更多的中国观众知道这部作品。我们希望以学术界的正直、良心来为这部电影发出声音,从学术、艺术史和电影史的角度,给这部优秀的史诗性作品以恰当评价和定位。”

魏德圣介绍了影片的源起和创作过程。在他看来,《赛德克·巴莱》的诞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方面是台湾原住民抗暴事件激发了他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同时认为只有从信仰的高度才能够走近历史,从而用宽容之心去反思过去。正是带着这份透彻与赤诚,才克服重重困难拍摄了这部影片。

饶曙光首先向这部包含了历史深度与情感深度的影片致以敬意,认为影片把哲学、艺术、人性融合为一种独特的审美,笼罩着一种忧伤的情感,并从决绝的反抗中展现了一种灵魂的救赎,对日本人的刻画也比较客观,而不是漫画式的简单处理。同时指出,影片有的地方光线偏暗,次要角色有时候难以区分。

周星从历史史诗的浑然一体、风俗民性的自然依托,本土情味的价值呈现、反抗压迫的人文精神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该片从族群的生存入手,从文化切入,让我们看到事件后面的历史原有风貌,在反抗的主题背后传递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价值思考。

丁亚平认为影片表现的精神特质是台湾原住民的男性气质,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述了一个与中华民族精神相一致的具有当下台湾精神的故事,为台湾电影融入了新的元素,也与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共振。同时预测魏德圣导演在台湾连续创造票房的奇迹,或许可能成为台湾电影史上的“蔡楚生”。

陈旭光认为,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导演没有以历史老人或历史主人自居,没有戏说历史或将历史主流化,所以影片富有质感,是原生态的史诗大片;在价值观的定位上,导演“向后看”,具有现代性反思的意向,他的矛盾和纠结让影片主题呈现出复杂性和深刻性。

陆绍阳用约翰·福特的一句话––“能拍好一座山的导演就是一个好导演”––充分肯定了影片的技术呈现与画面功力。他认为影片中关于山的镜头都处理得鲜活悦目,并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述历史的方式。陆教授用“精神内核是自由”来诠释原住民的反抗和执着的信仰追求。

陈宇从《赛德克·巴莱》作为历史、艺术、民族志三个方面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153分钟的版本可能对电影的主旨有非常大的损伤,因为删减去很多“因”的东西,就让很多“果”缺乏说服力,从而导致影片在价值观上陷入迷失,影响观众的情感认同。

王旭东比较了大陆和台湾两个版本,读出了导演的谦虚和对电影艺术的敬畏。他认为,这个电影属于追着看和追着探讨的电影,是华语电影中为数不多的针对历史––且不是“假面舞会”的历史––的电影,也是类型片电影本土化改造的又一范例,完成度极高,是可以作为榜样的电影。

最后,吴冠平总结专家发言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是一部内容复杂但是情感简单的电影,是一部以草根视角找到共通情感的电影,是一部运用古典的对位手法让剪辑不但产生节奏更产生意义的电影。他同时指出,研讨会的价值就是把影片的意义彰显出来,让票房归票房,电影归电影。

 

 

研讨过程中,魏德圣导演认真倾听、回答专家学者们的评论,并与现场学生积极互动,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该活动系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大首映”活动之一,不但对《赛德克·巴莱》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也加深了对台湾电影现状的认识,获得了很多有助于大陆电影发展的启示。(文/宋法刚、李国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