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寻常百姓家》:个体记忆与家族史书写 ——北大《创意写作》沙龙第一期暨“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二十三期

时间:2017-03-24 阅读次数:

2017年3月18日下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首期《创意写作》沙龙暨第23期“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时代转换下的寻常百姓——〈寻常百姓家〉研讨会》在北大静园二院208室举行。本次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均副教授共同策划、主持,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寻常百姓家》一书作者么书仪主讲,北大中文系贺桂梅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周瓒研究员、《南方周末》记者石岩、《中国青年报》记者燕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袁一丹副教授、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孟繁之研究员、《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李云雷、《十月》杂志编辑季亚娅、海航《云端》杂志编辑朱续等嘉宾与修读《创意写作》课程的同学共同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陈旭光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读书研讨沙龙的由来,既是为了响应北京大学课程改革,配合《创意写作》课程的学习,也是为了继承“批评家周末”沙龙的传统。此后,陈旭光教授简要评价了《寻常百姓家》一书的写作特点与艺术价值。他指出,非虚构写作远离商业化、游戏化、娱乐化写作,是具有人文深度的严肃文学。而么书仪先生的《寻常百姓家》不仅秉持“不虚美、不隐恶”的信条,展现出一代北大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亦能够让我们思考历史,关照当下。在国家话语、宏大叙事塑造大众记忆的今天,这种独立的个人化记忆与个体心灵史更加宝贵。

随后,么书仪先生深情回忆了写作《寻常百姓家》一书的心路历程。她谈到,在1994年母亲去世后,自己深深体会到了女儿对父母血肉相连、难以分隔的感情与依恋。于是,在1996年,她便请父亲详尽讲述么家上一辈人的生活经历,并收录在36盘录音带中。在2005年父亲离世之后,么书仪开始计划写作一本书纪念父母,既为记录下他们这一辈子的艰辛与不易,也希望以此让后人了解20世纪50~70年代,寻常百姓在政治运动的缝隙中如何生活,致使这段历史不被轻易淹没或改写。么书仪先生自陈,她始终是以“较真”的态度来审视、组织与叙述谈话录音、各类文件、合同、捐款收据、工分手册、父母遗物中的信件等资料的。

针对么书仪先生的发言,个人化记忆与家族史写作成为本次沙龙的焦点,与会嘉宾学者围绕这一话题各抒已见,展开热烈讨论。

周瓒研究员率先发言,他指出《寻常百姓家》在材料运用与视点设定方面十分独特。一方面,作者从谈话录音、书信日记、交代报告等材料中仔细取舍,在反思与自醒之后,将质朴平和的人生感悟流露笔端。另一方面,作者以“我”为视点,串联起父母亲的家族故事,又将兄长与三妹曲折的人生命运编织其中。全书侧重于家族品质与精神的承继,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变迁史。          

贺桂梅教授首先回忆了自己与师母么书仪的往事,继而从当代文学史、思想史的角度指出,当今学界对非虚构写作的重视,在于我们有着对重新界定真实的需求。而个体性的介入,是非虚构写作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么书仪先生向死而生的精神使得她拥有一种超脱历史、超越个人的视角,她对于当代史的叙述,摆脱了施害与受害人的二元叙述框架,以个体叙事见证宏大时代。这就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感性而丰富的体认。

燕舞则从口述史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本书超前的史料抢救与保真意识。他指出,《寻常百姓家》作为一本回忆录,具有多元而丰厚的史料价值。同时,么书仪先生对于“真实”执著追求,因而得以呈现出诚挚可感、可信的文字。而书中泪中带笑的幽默感,更是沉重的政治斗争与死亡阴影下的一束光亮。

李云雷认为《寻常百姓家》的上编聚焦么家上一代人的生活,因而具有较为深沉的历史感。而通过阅读么家三代人价值观、伦理观的变化和传承,能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时代变迁中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自我,建立相对稳定的内在自我,由此或许可以找寻到一种安身立命的方式。

石岩撷取了书中“父亲的信”、“哥哥吹口琴”、“36盘录音带”等多个文学性的细节,深赞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情。石岩强调,本书与我们惯常所见秉笔直书的口述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些“细节”,而只有怀着真切情感的作家,才能将平凡的生活琐细描摹地如此感人。

鲁太光直言读毕《寻常百姓家》,心情非常沉重。他指出,本书首先是么书仪对自己家族跌宕起伏数十载的回忆录,记录了父亲的坚韧与母亲的智慧。在情感上的沉重之外,本书亦带给读者历史沉重之感。他继而提出疑问,所谓的“错误”是否可以全部归咎于历史、时代与他人?我们每个人是否真的无辜?最后,他认为么书仪的写作是节制而富有张力的。

朱续提炼出“统摄”与“召唤”两个关键词,指出作者试图在书中统摄个人经历与时代记忆,以此召唤读者。他表示,虽然家族史的写作常常是个体的、非官方的、甚至对抗官方的,但是也难以回避民俗史、制度史、经济史对其的影响。在大时代中书写个人历史,能够更好地召唤读者。

袁一丹认为,当下大多数人的阅读状态是异化的、功利性的,若要纯粹的阅读,文学作品的代入感就尤为重要,而《寻常百姓家》一书常常能引发她的共感。另外,袁一丹还谈到了本书对于沦陷区的股票市场研究与华北民间宗教、民间慈善研究的参考意义。

季亚娅从莫言的作品谈开,分享了自己对于文人面对历史的主体态度的思考。她认为,写作主体如何处理意识真实和个人真实的问题对于文学创作至关重要,而么书仪先生在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之中写作,却没有被时代洪流所裹挟,体现出了清晰的自身主体定位。

孟繁之则就本书的出版提出两个问题,其一是,么书仪先生在开始写作时,有没有想过公开出版;其二是,在写作过程中,怎么处理家庭内部的一些反对的声音,最后又为什么决定出版。么书仪先生一一回答了与会嘉宾的提问。此外,修读《创意写作》课程的多位同学也参与了讨论。郭兆琪同学谈及这本书在他这个阶段特别重要,因为这本非虚构作品很好的传达了过去那个时代的体验,使他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感受。硕士生李忆衾则引用卡夫卡的名句来表达对《寻常百姓家》的理解与称赞。

最后,陈均老师作了总结发言,认为么书仪先生的《寻常百姓家》是一部非虚构写作的佳作,她搜集材料的方法、书写历史的态度、以及在作品中显露的承担人生的精神,都值得仔细去考查与学习,也可以作为《创意写作》课程中写作家族史与非虚构作品的参照。本次沙龙取得了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