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艺术学院举办“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 聚焦宋代的视觉景象与历史情境

时间:2015-11-03 阅读次数:

10月30-31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北京大学“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宋代的视觉景象与历史情境”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内地、美国、中国台湾等地的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音乐史、文学史专家齐聚一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和讨论会。


10月30日的开幕式上,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峰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欢迎来自不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共赴“黉门对话”,并对北大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彭峰说,今年艺术学院将举办两场“黉门对话”主题论坛,除了本场由李松教授主持的以“宋代的视觉景象与历史情境”的论坛外,还将举办一场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黉门对话”,这对于提升北大艺术学院的研究氛围十分有益。希望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能够充分交流,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李松教授在欢迎辞中说,“黉门对话”以学术性、对话性、跨学科性和互动性为特色,以“对话”见长,今天在座的无论是享誉学界的泰斗还是入门不久的年轻学子,都是“黉门客”。期待来自不同领域、具有不同专长的学人们以此为平台,相互启示、交流、切磋甚至批评,碰撞出学术的光芒,“投射出宋代历史文化的瑰丽色彩”。


围绕主题,论坛拟定了四个分议题。密歇根大学教授包华石(Martin J.Powers)主持第一个分议题“宋代艺术与政治文化”。他首先以《宋代的新史学与北宋文人的仿古理念》为题发表演讲,提出了“文化政治”(Culture Politics)的重要概念,并通过宋代仿古画及宋代评论家的写作,讨论了当时出现的新的历史理念。青海美术馆副馆长曹星原发表了题为《图绘市易:重读<清明上河图>》的报告,通过一系列材料论证这幅北宋长卷的细节与十一世纪中期宋代大变法中引人诟病的“市易”法影响下市场的关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许雅惠则从宋代士大夫收集、整理并出版上古秦汉铜器与碑帖的“金石学”传统入手,做了题为《宋代金石收藏文化——一个政治脉络的解读》的演讲。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李幼平的演讲题目为《“睿智”昏德公:大晟新乐与政治文化——以徽宗所铸大晟钟为例》,提出了宋徽宗铸大晟钟实际上起到了统一宫廷内外、官方民间共同遵行的音高标准,具有统一音乐度量衡的作用。他还向与会者现场展示了根据文献复制的大晟钟,并演示了其音声。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黎晟则在全面搜集宋代帝后图像的基础上,以《南薰殿旧藏宋代帝后像之原位考察》为题发表演讲,通过图像材料透露出的丰富历史信息,对宋代神御的制作与奉安情况进行了研究。


北大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对第一分议题的学术讨论进行了点评。作为研究宋代制度史的历史学者,她从自己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图像、音乐等艺术史材料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消化,感到只有通过各个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呈现一个真实、生动、全面的宋代整体史。围绕分议题,学者与听众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互动。


第二分议题主题为“墓葬艺术及其与周边文化交流”。主持人、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清泉首先做了《宝山辽墓:契丹墓葬艺术中的“国俗”与身份建构》报告,通过已知年代最早的契丹贵族墓葬宝山辽墓,考察了契丹人初步接纳汉族土葬文化及墓葬艺术时如何理解汉民族墓葬文化、保留了多少旧有葬俗并发展了哪些新葬俗,以及其中的民族文化身分建构意识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扬之水从泸州博物馆藏的一批宋墓石刻出发,发表了题为《“居之可乐兮”——泸州宋墓石刻中的生活故事》的报告,指出男女主人的日常起居,是两宋墓葬艺术的主要表现内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继胜演讲主题为《10至14世纪中国多民族艺术史的重构——以西藏石窟与寺院个案为例》,通过西藏东布扎石窟等一批石窟造像及壁画呈现的新特点,探讨了10至14世纪吐蕃、宋、辽、回鹘、西夏等不同人群在佛教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文化潮流及其在佛教美术领域的折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鹏以《金代女真贵族墓葬艺术研究》为题,指出金代女真贵族墓葬形制保持的一贯性及金代汉人上层墓葬呈现女真化倾向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动因。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邓菲发表了题为《形式与意涵的多元化——论两宋考古资料中的十二生肖》的报告,从两宋时期出土的生肖图像出发,梳理了这一题材在史诗级以后的发展、变化、时代区域特征,探讨了十二生肖在墓葬艺术中的复杂表现及多重意涵。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沈伟担任第二场分议题的评议人,他指出本场的学术报告从祭器到燕居之器都有所涉及,从历史学、图像学的角度再现了宋及其周边文化的历史情境,体现了多学科互动的重要性。报告人与听众就报告中衍生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0月31日,主题为“卷轴画与文人生活”的第三个分议题举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慧漱首先发表了题为《<西湖清趣图>与临安胜景图像的再现》的报告,以南宋《西湖清趣图》为核心线索,探讨了以南宋京城临安西湖为中心所制作的胜景图像中,图与画、地景呈现与再现、政治与文化空间表达及历史记忆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中央美院教授薄松年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六十年来宋画研究的简要回顾》,梳理了建国以来宋画研究的重要阶段及相关成果,并声情并茂弟讲述了自己的美术史研究经历,薄松年先生豪迈地宣告,“我虽然已是83岁的年纪,但还是想再继续做学问,我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垂死挣扎’”,引发全场热烈的掌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综合历史学、图像学、民俗学、文献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成果,带来了题为《宋画里的政治秘辛》的演讲,对一系列藏有特殊内涵的宋画进行了鉴析,探索了其背后的种种秘辛,对解读宋画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探索。中央美院教授黄小峰的报告题为《再现神迹:传宋徽宗<祥龙石图>新探》,对《祥龙石图》中奇石上的植物进行了新的考察,论证了这几种植物的特殊含义及其与祥龙石构成的微观世界对宋徽宗的特殊意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韩刚以《宋代“画院画家”与“宫廷画家”、“画院画”与“宫廷画”辨析》为题发表演讲,探讨了宋代“画院画家”与“宫廷画家”的认定标准及区别,并对宋代“画院画”与“宫廷画”在画风、画法上进行了区分。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杨振国在点评中指出,正如余辉教授在演讲中所指出,“没有艺术史的历史是不完整等的历史,而离开了历史的艺术史是乌有的艺术史”,历史学家往往对时代背景和氛围有着敏锐的把握,艺术史学者通过细读作品又对重构历史产生了重要印象。他很乐于看到历史学与艺术史研究的互动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具体化。


第四场分议题为“宗教艺术与民间信仰”。主持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静杰首先带来题为《宋代宗教物质文化》的报告,以陕北、川东两地的宋金石窟为例,指出宋代宗教物质文化处在发达阶段并呈现鲜明的时代性和世俗性,并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崇峰发表了《千手眼大悲像的初步考察——以大足宝顶为例》,结合一系列历史文献与佛教经典,阐释了千手眼菩萨像的祖本与粉本、经本与画塑及大悲像与大悲阁等问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松带来了题为《雷电风雨图像的生成与转换——一种跨宗教的文化表现》的报告,梳理了汉以降雷电风雨图像的表现和变化,指出了其中的多义性及其折射出的文化意涵。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张总用一系列丰富的图像,展现了《宋辽金夏蕃鹘理蒙佛教图像志》,相关研究成果已经以英文发表于劳格文主编的《中国宗教与社会》II(2014年12月)中。最后,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以《三佛与三世佛——陕北宋代石窟的主像的构成》,以子长钟山石窟和延安清凉寺石窟、安塞新茂台石窟等为例,探讨了以时间为序列的阿弥陀、释迦、弥勒竖三佛和表现空间序列的药师、释迦、阿弥陀恒三佛两种主像构成形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宁强一一点评了报告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念引领、案例分析、图像学社会学及大历史研究等,并针对各个报告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热烈讨论,达到了为期两天的“黉门对话”的高潮。

李松教授对此次“黉门对话”专家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说,本次论坛通过一系列的报告、讨论,反映了不同艺术史观、价值观的时代变化,展现了多元的研究方法,达到了多学科交流的目的,也使我们看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性。出席论坛的老中青年学者都表现了高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热情,几场分论坛的讨论都十分热烈,几度占用了吃饭和休息的时间,令人振奋和感动。李松教授以蔡京在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跋文上的一句话作结,“天下士在作而已”,与参会学者共勉,共同尽心地在各自的领域做好研究工作。包华石教授也以“四海之内皆兄弟”,表达了对“黉门对话”的赞赏和对中国美术史研究全面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