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艺术学院成功举办第六届博士后论坛

时间:2016-06-15 阅读次数:

2016年6月13日下午14:00——17:00,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第六届博士后论坛,参加此次论坛的有博士生导师王一川院长,陈旭光副院长和李松教授,其他参与旁听的与会者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老师与博士生。会议由院办王蓓老师主持。论坛报告的主题依次为:博士后邸含玮的《情境的产生与“消亡”》、拓璐的《青春摆渡:粉丝化后的青春电影》、崔朝阳的《沈周绘画风格转变中的书法因素初探》。
            

博士后邸含玮在自己的报告《情境的产生与“消亡”》中主要围绕“情境”这一关键词展开论述。在回顾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历史时期的“情境”概念演变之后,他还分析比较了不同美学家对“情境”的定义,以及“情境”与“情节”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最后他还结合新的时代发展,阐述了“情境”在当代戏剧艺术中的“消亡”和意义重构。

博士后拓璐依据当前流行的电影作品对“青春电影”的“粉丝化”这一问题进行论述。在回顾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春电影”(青年电影)的发展历程之后,她重点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时代的青春电影“粉丝化”现象,以韩寒和郭敬明的文学作品与同名影视作品为典型个案,在多层次的对比分析之后聚焦于“青春摆渡”的论述主题。

博士后崔朝阳围绕自己“吴门画派”的研究课题,主要对沈周的师承关系和书画艺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阐述。他在系统梳理沈周早期和中晚期书画风格的基础上,结合多组实例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出沈周中晚期对于黄庭坚书风的痴迷与其绘画风格的转变有密切关系。在沈周由前期“精谨秀美”到晚期“质朴雄强”的绘画风格转变中,书画关系之间的深层意义也由此凸显。
               

在专家提问环节,各位合作导师的提问和发言都非常中肯,并且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王一川院长指出研究当代学术问题要有现实针对性,结合当前的社会案例不仅更有说服力,也会有助于在案例中去寻找答案。陈旭光教授指出在研究中西方跨文化的相关问题时,论题一旦宏观就很容易主题先行,要厘清各自的概念来源,这样才能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李松教授认为当前美术史研究大体分为外部研究(社会学、历史学角度)和内部研究(笔墨技法、风格等角度)两大类,打通两者之间的壁垒会使学术研究更有意义。    

王一川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三位博士后的精心准备。他同时谈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一年两届的博士后论坛是学院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博士后们不仅要面临日常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要经常将平时的研究心得与自己的合作导师、同行进行交流,在学术互动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同时,艺术学院的博士后有着不同的专业学科和研究方向,彼此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拓展学术思路和理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