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工作坊顺利举办

时间:2018-06-20 阅读次数: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加深在校学生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社区文创的理解,在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的支持下,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以“艺术介入与社区文创”为主题的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工作坊于5月14日至20日顺利举行。

本次工作坊包括专题讲座、社区考察、艺术展览、项目策划和成果展示等内容和形式。工作坊邀请了北京大学向勇教授,澳门理工学院徐秀菊教授、李澄暲副教授、张守为副教授,韩国国立安东大学金时范教授,安徽大学左靖副教授,北京舞蹈学院张朝霞教授和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会主席、艺奇文创董事长郭羿承博士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授课,并以北京的前门社区为个案对象,采用理论学习与案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索“社区+文创”的创新模式。

 

社区文创工作坊海报

 

5月14日,在徐秀菊校长的带领下,澳门理工学院师生一行二十五人抵达北京,正式开启为期一周的工作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天格斯同学带领客人们对北京大学的校园进行参观。澳门理工学院大部分师生都是第一次到北京大学,对北大的校园景色和氛围表达了喜欢和赞叹。澳门理工学院视觉艺术系刘惠汶同学认为,北京大学校园建筑风格鲜明、保护措施周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社区文创工作坊师生参观源升号红星二锅头展览馆

 

5月15日,参加工作坊的北京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师生们前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社区进行考察。在前门大街管委会负责人的引导下,社区文创工作坊师生们先后参观了源升号红星二锅头展览馆和非遗博物馆,了解了源升号的创立和发展历程、二锅头的制作工艺以及1949年后二锅头的发展演变,并现场学习了藏族文化的礼仪习俗和编织工艺。师生们还前往前门街道,考察了前门三里河景区和西打磨厂街。前门社区负责人从空间、展览、项目活动、跨界合作、文创产品等维度对前门街道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考察结束后,师生与社区的负责人、社区办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与交流,对前门街道的管理和开发经验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为本次工作坊的项目创意寻求主题和灵感。

 

社区文创工作坊师生参观三里河景区

 

5月16日,北京大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师生齐聚燕南园51号,举行开营仪式和专题讲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教授代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致欢迎词,他对澳门理工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艺术策展、澳门文创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并工作坊的最终成果表示期待。

 

徐秀菊校长向彭锋教授赠送纪念品

 

开营仪式结束后,向勇教授首先进行了“故事与故乡:特色社区的创意营造”的专题讲座。他指出,在社会经济转型的新时代,以往的物质经济与时间经济将逐渐过渡至符号经济与场景经济,城市将通过创意革命向创意城市转型,其所带来的创意集聚将带来艺术引领与产业融合,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IP授权在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他根据文化IP的具体特征和内涵模型,结合社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基础,探讨了当下集中的社区文创发展模式,为艺术介入社区文创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向勇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徐秀菊教授以“美好关系与社区文创”为主题,从澳门当地的文化旅游入手,在回顾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澳门社区文创的发展前景。她提到,社区文创的相关概念和议题已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加入思考与对话。澳门有着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中葡混杂的社会文化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同学们应当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运用艺术介入的方法寻找出最适合澳门的社区文创和经济策略。

 

徐秀菊校长发表主题演讲

 

下午,碧山模式的开创者之一、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左靖副教授讲授了“地域与策略:乡建实践三例”的专题讲座。他以安徽碧山、贵州茅贡和云南景迈山为例,展示了碧山丰年庆、茅贡粮库艺术中心、景迈山计划等成功案例以及黟县百工、碧山佳器等文化产品的开发策略,详述乡村文创中艺术创造、空间重启等关键领域,从政府、村民、空间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总结了乡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出路,最后提出“农村已经科学地长出了城市,城市又艺术地长出了农村”的乡建命题。

 

社区文创工作坊师生与左靖教授合影

 

5月17日,金时范教授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讲述动画形象和文化产品的IP开发与经营。他指导学生们以STP和SWOT为分析方法去确定文化产品的细分市场和开发策略。张朝霞教授从“广场舞”现象入手,以舞蹈快闪的流行文化现象为对象,探讨了广场舞商品化的方法和路径,探寻未来舞蹈艺术介入社区文创的可行性。

 

金师范、张朝霞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5月18日,郭羿承博士以“城市文化IP的落地模式”为题,从相关政策入手,在分析政策优势的基础上广泛选取国内和国外案例,提出“艺术授权是国际上通行的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方式”的文创主张,并通过艺术授权讨论文化地产及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提出“艺术造镇”的文旅发展观。李澄暲副教授从中国百年老字号品**入手,讨论品牌管理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并以日本熊本县的熊本熊为例,讨论文化品牌塑造的新方法。张守为副教授以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为例,讲解艺术博物馆对创意阶层的培养、创意城市的构建机制,并提出中国创造世界级艺术博物馆的创新方案。

 

郭羿承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5月18日下午,工作坊师生一行前往清华大学参观了清华大学学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澳门理工学院设计系何静怡同学在参观后认为,清华和北大作为中国大陆顶尖的两所院校,建筑风格和人文氛围有很大的不同。清华风格更偏西式,教学方式也更偏向实践。两所学校各有所长,如果能进行互补也许会更好。

专家学者与企业界人士的精彩讲座和社区文创的深度考察,丰富了工作坊学员们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感知,同学们对“艺术介入和社区文创”主题、内容和形式等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大家针对前门社区的优化改造进行分组,进行充分的头脑风暴、资料搜集和现场调研,最后提出了各具特色的项目策划。5月19日下午,来自北京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的32名学员分成5组,从不同角度针对前门社区的文创提升提出改进意见。第一组李尽沙、曹林菁和张云意等同学以源升号为分析对象,提出“诗酒人生”创意主题,从空间营造、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等角度为源升号设计出诗酒展览、消费者参与设计的文化销售方案。第二组刘程林、张泽君和方雪婧等同学从社区风格改造入手,运用创意阶层理论设计了空间改造方案。第三组天格斯、潘洁新和陆新月等同学则是从社区功能出发,以国内、国外成功文创街道为模板,在前门大街现在的基础上丰富前门社区的文化功能。第四组孙孺傲、毛天与和潘咏仪等同学则将现代3D技术、卡通人物与传统京剧表演形式相结合,为前门社区设计了一整套灯光设计方案,采用虚拟现实的技术加强社区与游客的互动。第五组孙肇阳、宋宇和李沅翘等同学从摊面设计入手,为前门社区增加市民风味,增强前门社区的生活气息。各组项目展示结束后,李澄暲副教授、张守为副教授和金时范教授逐一对各组的报告进行了点评提问,并与同学们交流探讨。

 

社区文创工作坊小组展示

 

5月20日,澳门理工学院师生自北京首都机场返程,结束为期一周的工作坊活动。全程参与此次工作坊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李尽沙同学认为,这次工作坊活动为北大和澳门理工学院的师生交流提供了机会,两所院校的学生各展所长:北大同学在理论上为项目设计提供方法,澳门理工学院学生在技术上为项目方案落地提供支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学业与产业的结合,实现了1+1>2的效果。澳门理工学院音乐系学生夏云峰同学高度评价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坊模式,认为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还给学生提供检验所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得以对自己的所学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澳门理工学院李澄暲副教授最后希望北京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师生共同学习的交流合作关系,并作为两校的品牌活动延续下去。他诚挚地邀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师生有机会到澳门理工学院进行参观和访问。

 

社区文创工作坊师生合影

 

北京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工作坊作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先后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韩国亚洲大学、日本神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等境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工作坊,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调研和联合创意等培养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撰稿/卢正源 摄影/李尽沙)